分類: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世法哲言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二十一

一省之田為一市之用甚多也,一國之或何以覺之,國人國土而方養之,一人之力頗大者則弗及其眾推之量也。 世間上的萬事萬物,它們之間的大小,其相應的能量和作用,都是相對的,通過互相比較即可得出來,如果沒有比較,就不能看出大小,也無法相應其所適用的道理。正如一個省的田地,拿來供一個市用的話,就會覺得很多、很寬、很廣,但如果一個國家來用這一個省的田的話,就不夠用了,就不能滿足,所以說一國的人要一國的土地才能養起來。這裡就告訴我們...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二十

受人之敬者,由布益于或而所至也,如眾之讚游池妙哉,原在它之解暑施涼故耳。     有的人在社會上很受人尊敬,這是什麼原因呢?主要是他有高尚的品德和豐富的知識,能給人們帶來好處、帶來利益,時時對他人施以關懷和溫暖,大公無私,在他人遇到困難時總是全力救助,由此,人們才熱愛和敬重他,這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就正如通常在夏天,大家都喜歡說游泳池好一樣,其原因主要在於在夏天的暑熱當中,游泳池能給人解熱施涼,...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十九

陰魔之出是為生氣,視他之非而為煩惱,實乃暗敵自傷,何塗他人之皮毛耳。    《楞嚴經》上有五十種陰魔之說。什麼叫陰魔?這裡說的陰魔就是把自己對自己生氣、自己想不通、自尋煩惱,是名為陰魔,也就是把別人的是非、把別人對自己的不實之處、不良之處當成沉重的包袱壓在身上,自己在一旁想不通,自尋煩惱、自找痛苦,就叫著陰魔。這種陰魔的產生,實際上是暗敵自傷,即就把生氣變成了看不見的敵人來自己傷害自己,而對其他的...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十八

人愚之最癖是為我見是理,萬物由己量之由是而生,此屬心之弗明所至無知故也,凡為余衡量諸物似為尺度者,實則無識也。    給人造成愚痴的最大弊端,主要是以為自己掌握的一切都是真理,對世間上的一切,無論是精神或者物質的,都拿自己的觀點、自已的心境去作為尺度來衡量,符合自己看法的就對,否則通通斥之為錯。之所以如此,其原因主要是來源於自已的心境未能開發智慧,對於真理鑒術未能得理,而片面的看待問題,以自己所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十七

太陽性之于偉,何以故耳?面萬法與群生施光放熱故耳,故為人讚,由是之道,為或之流為眾而消益者是為其大也。   太陽的本性之所以偉大,是什麼原因呢?是太陽燃燒自己而給這個世界帶來光明、溫暖和能量,使植物得以生長,人類和動物得以生存,我們這個世界具備生存之力,也就是說,太陽為世界萬物施其諸益。所以,人人都讚嘆它偉大。那麼,同樣的道理,我們的人,只要是無自私自利之心,默默奉獻,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為大眾的利...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十六

凡出語之余無非也,謂詞似為非也,言無失者乃以詞奪理之失,故為非也。    凡是喜歡說自己沒有錯誤和缺點的人,實際上其本身的行為已經具備了錯誤和缺點,因為他這種語言就是一種錯誤、缺點。「人非草木,孰能無過」,也就是說,每個人都難免有這樣或那樣的過失或錯處,說自己沒有缺點錯誤的人,是以此來強辭奪理,為自己的過失辯護。那麼,其具體表現,起碼在他的身上,有顧全面子等私心雜念,或者說沒有忍辱自愧之德性。所以...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十五

善知識者諸語皆收,諸識皆藏,歸己為用,施之眾或所益,原何來,善知本性為或而福,劣理作己批照,善道養德為或。    一個具有高尚道德品質的人,都是胸懷博大,心襟寬廣,好話和壞話都聽,好的知識和壞的知識都吸收。好的知識吸收起來豐富自己的才幹,提高自己的能力,為自己所使用,以作對人類有益的事情。而壞的知識就拿來用以檢查,對照自己,引以為戒,使自己不要去犯類似的錯誤。這樣做,是因為善知識的本性是為大眾而謀...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十四

或生于福而弗識其福,乃處福忘逆之故也,身強以弗察其康,病者之流皆知康安之樂也。     有些人生在福中不知福,儘管各方面條件都很好,但仍覺得這裡不稱心,那裡不如意,牢騷滿腹,自悲不意,這樣的人主要是處在幸福裡頭而忘掉了逆境的原故,在幸福的時候忘了曾經經歷的困難。就正如身強力壯的人往往不知道生了病後的痛苦一樣,不注意保護自己的健康,不珍惜自己強壯的身體,一旦生了病時,病臥床榻,動不能動,吃不想吃,這...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十三

凡事應三思之弗覺,體實而再行之,不可聞言而從,亦不可聽之否虛,三思之下實施無道者,當進而窮根之研,欲覓高天彩虹而遇烏雲之佈,則疑于霞輝之弗成也,是為過失。       古人有「三思而行,再思可矣」之說,實際上,光「三思而行,再思可矣」是不夠的,在三思之後,還要具體去實踐以觀察真實效果,這也就是說,我們絕不可以聽說一件事情就立刻不加思索地去辦,而必須要加以認真思考和實踐,但同時,又不能聽到...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十二

對人才之取捨何別?天下之或優劣和合之因,所匯果也,為一體之和,不可分割之,由是見劣而不取或,優之何獲,故收或而取優捨劣是為理也。    我們怎樣去發現、分別和取捨人才呢?天下的每個人都有好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並由此組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和合整體,優劣好壞都匯聚於此,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其缺點和優點,人人都各具所長、各具所短。因此,如果我們見到一點錯誤和缺點,就不去用這個人,那麼,他的優點我們也就得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