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五十七
凡是之成功者,必视机而入,闻息而动,知其含益而不行之,故多他或所先,终利被夺,古曰:“ 才觉明日便悠悠,才觉病便是药。”共奋之力,人类进步而前。如是之道尔当三思自悟也。 凡是一切事情的成功,都有机遇在里面,其前提是自己必须具备相应的学识才德。当机遇一至的时候,不要迟疑,要视机而入,闻息而动,也就是说,看到机会来了,只要知道某件事情是件好事,在此时去作最容易成功,就要马上动手,一有消息立刻就去做,否则,去迟了的话,就会...
凡是之成功者,必视机而入,闻息而动,知其含益而不行之,故多他或所先,终利被夺,古曰:“ 才觉明日便悠悠,才觉病便是药。”共奋之力,人类进步而前。如是之道尔当三思自悟也。 凡是一切事情的成功,都有机遇在里面,其前提是自己必须具备相应的学识才德。当机遇一至的时候,不要迟疑,要视机而入,闻息而动,也就是说,看到机会来了,只要知道某件事情是件好事,在此时去作最容易成功,就要马上动手,一有消息立刻就去做,否则,去迟了的话,就会...
人分劣美之存,动物亦然,何堪美上也,时有动物胜或之丽,它所具之毛色变异,斑艳秀或,临空而至,赴水而游,而人之二者不居其一也,或之伉丽若超诸物,唯在才德之和方可取之。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漂亮,有的人丑陋,有的人英俊,有的人猥琐,但丑和美都是共同于世生存的,动物也同样如此。那么,我们以什么为标准来区分美和丑呢?真正地说,仅从外观的角度来说,往往有许多地方人是不如动物的,动物有许多胜于人的地方,比如,有的动物有五彩缤纷的皮...
识广而无品者,则万事弗成,无德多于伤人显才为是,故或弗愿与之交也,众或均行,独才何依之助,何用之有。 只是知识广,但不具有高尚的人品道德的话,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因为道德品质低劣的人,往往为卖弄自己的才华,会不惜以自己的知识去伤害别人,这样,对方遭到伤害以后,就不愿再与你交往了,一个人不愿与你交往尚不足虑,但你这种行为会招来很多人甚至所有的人都不与你交往,长此以往,不管你有多大的才华,你都亳无用处了,...
或于用之所炼,知其诸味而弗畏难,如矿于炉,炼之纯于金,若存荒野,与之岸甲同于深污,平平一石,何途之用,故或设用炼方知惜福得幸。 我们的人必须要在各个善益方面锻炼自己,无论是智慧方面,还是身体方面,精神和物质方面都必须进行锻炼。在锻炼过程中,面对艰难困苦,要迎难而进,不能缩手不前,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聪明才智,强健自己的体魄,做好自己的工作,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就像金矿必须经过在炉子里面冶炼才能成为金...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如果按修行的发心和成就的大小、快慢來分的话,佛教可以分成小乘、大乘和密乘,而如果按照佛教的派别來分,藏密分為宁玛、噶举、萨迦、格鲁、觉囊等十二大派,另有很多支派。佛教还有唐密、东密、显宗、禅宗、净土、律宗等很多派别,但是,无论是小乘、大乘或密乘,还是这些派别,他们全部都是接受多杰羌佛的传承,多杰羌佛是法界中所有佛教的真正的有形体的第一位始祖。没有多杰羌佛,就没有佛教、没有佛法、没有佛学、没有任何佛陀...
转载自: 《多杰羌佛第三世》 顶圣如来多杰羌佛第三世云高益西诺布,即是金刚总持,又名持金刚,为原始报身佛多杰羌佛降世,简称三世多杰羌佛(在这世界亦曾被尊称为义云高大师)。三世多杰羌佛的成就是最顶尖的,所展显的显密和五明智慧、证量的实际证明材料在佛法界中,也是没有哪一个圣德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佛陀规定以“显密俱通,五明具足”为衡量佛法成就高低的标准,但是,自佛史至今,真正完整、...
才智之出验实于有为法也,其经验之途由知识鉴故,由是之道则识广才横。 世间上的一切事情,无论是看得到的或是看不到的。只要是意识所能察觉到的一切,意识能起分别的一切事物,或有形、或无形,都称为有为法。我们一个人的才华和知识、智慧和聪明,都是从一切有为法当中经过实践而总结、提炼、鉴别出来的,所以说实践出真知。因此我们的经验,都是由知识去具体进行鉴别一切有为之法,并分别于每一有为之体的因缘别相而得到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以后,自...
狂徒之流多于持权伏望,而不为或心敬,然何如是?权威非理真之因,伏招之望则为劣识之果,唯论理于时间之待,终出真谛之源。 狂妄之徒往往以权势去强迫对方来尊重他,而自以为树立了威望,实际上这种做法的结果只会是适得其反,人们不仅不会从内心里面尊敬他,反而会讨厌甚至反对他。这是因为强制下树立起来的假权威并不是真理的化身,一个人只有以自己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的学识去感召对方而得到的尊重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以胁迫等方法去强行感召,...
所从诸业具明眼之开示,所成诸业,由自把之,路灯照汝前程,汝之不步终无所前,故行之愿满由己定夺。 一个人,要想干任何事业、做任何学问,甚至包括在世间上真正做好一个人,都必须有明师或大德、大善知识给你指引、开示、教化,才能成功,但是,有了这种指引、开示、教化,只是给你指明了方向,告诉你应该如何去做、去争取的方法,但并不意味着你的事业就已经百分之百的成功了。具备以上的条件,使你明白了方向和方法以后,最主要的,还得靠自己不断...
世事之业弗可下次为念,凡如是观者,乃种弗成因耳,明日之念,后日之理,直至百年西归故里,何心了理之为。 世界上的所有一切事情,我们决定要做的时候,就应当立刻下定决心去做,不要推到休息一会儿或者明天或者下次再来做,凡是有这种下次为念的人,一般不可能成就事业的。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有这种想法的人,已经种植了懈怠之因,这样下去,明天他往往又推后天,后天他又再推大后天,最后,一直推下去一年、两年,乃至于时间一久就将这件事情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