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三十四

知其所错而弗正之是为大过,持错随行,故弗愿弃之弊,由是步之不前,故首必于改错之道则然步进。 凡是知道自己的错误而不改正的人,这种人已经犯了一个大错误,因为知错而不改,本身就是一种错上加错的行为,这就叫做持错随行,不愿意把自己的错误、缺点、毛病弃掉、抛之,所以说这种人的行为其本质就是错误的,因此得来的果是不能进步,无论从物质或精神方面,他都是滞步不前的,如果要取得成就,必须首先要去掉自己的错误,所以说,知道错以后,首必...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三十三

大树之材顶立于天地日月,受风寒暑湿之侵而成焉,故藏室植树纵立屋顶,亦黄胎萌芽而已,设若人者闭门造车,无何磨难,焉得强者之才也。 凡是称为栋梁之材的大树,往往是经过锻炼,顶立于天地日月,饱受风寒暑湿之侵而长成的。这些树在荒山野岭之中受尽一切艰苦磨难,顶受了数不清的风霜雨打,经过多年的锻炼,最后才能成为一棵很高很壮的大树。但如果把一棵树种植在室内,不管怎么长,就是顶立于屋顶,它也是黄胎萌芽,它没有受阳光的照射和雨露的滋润...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三十二

具智者数语之谈,众所大悟,无才士论经据典,众无所得,言多者非才横,君子参之。 喜欢夸夸其谈,一张口就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废话,为了表白自己的才华,而费尽一切力量比手划脚,结果所有的人听了他的话以后感到莫名其妙,滔滔不绝的残词乱语与正题毫不沾边,这种人实质上是没有才华的人,是没有真知实见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有才学、有知识的人,往往会片言决纷争,言简意捷,很简单的话,数语之谈,就能使大家顿然明白一切道理。所以我们鉴别一个...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三十一

生活之途,其关颇繁,哨士之查如空星布,汝持何证将以通行之,所执之证德才是也。 人世之间,要证明自己的身份需要各种各样的证件,通行各种关卡也需要各种证件然后才能放你通行,生活当中就摆着各种关卡给你过关。在人生的道路上,关卡甚是繁琐,把关的哨兵更如天空上的星星一样密布,处处防范。这时,我们拿什么证件去通过这些关卡呢?世间上的一切证件都不如有一个最好的证件,这个证件就是自己的道德和才学。自己有了高尚的伦理道德,有了才气横溢...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三十

久执之争,是为双错,原何也,互见其过兮,互识自优兮,久之误重,则弗见其对恼耳,由是无争于执也。 双方长时间互相执着的一种争斗,相互说长道短的一种争执,实际上是大家都有错,而不是某一方面的错误,这里的主要原因,是大家互相之间,都只看到自身的优点,总觉得自己有理,而没有注意各自的缺点、各自的不足、各自的错误,你说我的过错,我说你的过错,双方争执不下。其实相互不让争强斗胜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私心杂念的表现。而时间越久错误就越...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二十七

骄敌巨害,知一狂二,点滴之因唯吾巨识,骄之人远,傲之或离,事成业就之死敌也。忠士,智士怎分别相?二士远离骄敌,知百言百乃忠士,识千而应机所说乃智士也。 本题为两个问题,上言骄敌巨害的关系,下言忠士、智士的区别。骄敌巨害,知一狂二,点滴之因唯吾巨识。就是说,骄傲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敌人,它是要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害的。一个人如果只知道一点,就自己夸夸其谈,将其吹成两点,抬高实相,吹捧自己;或者得到很少很少的一点经验,而说他...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二十九

叹息之敌弗可视,视则明日复明日,叹息之时即为功,莫让叹息代行功,识破机关当下道,何来恼悔与叹风。 社会上有很多人动不动就灰心叹气,实际上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这是阻碍事业成功的一种暗藏之敌,因此,我们绝不可轻视它。如果说今天受到一点挫折便哀声叹气,一愁莫展,自己鼓不起勇气了,那么这件事就会一天接一天地拖下去,甚至于被彻底拖垮,这个事业就再不可能成功。所以,我们在一遇到挫折而想要叹息的时候,就应当及时把叹息化为力量,不...

第三世多杰羌佛说法“禪修大法”

大家坐下来。 坐好了吗?准备好了吗? (眾人回答:是。) 先合掌,念诵皈依一遍,发四无量心、菩提心。好了,要认真听,我现在开始为你们说法。 今天把弟子们召集到这裡来,我主要是应一些西方白人、黑人、西语裔、亚裔人等,其中有一些是仁波且,答应你们提出的要求,你们说特別喜欢坐禪,要学禪修,所以今天来满大家的愿,我主要是给大家传一个高级的禪修大法。其实禪修法的名字,我们在座的人都听说过,但是,真实来说,都不知道什么叫禪修。我...

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二十六

人生明達之道,悟于挫折迭起之踐,凡事之解者,必于親身所歷之驗也,無實之聞,聞而無實,故身之所歷親見本來,得以明達之理。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怎樣才能明白一件事物的真理或體悟自我境界的真諦呢?這當中主要的一點,不單是聽來的,也不單是看來的,而除看和聽之外,必須善於在無數次的失敗當中去尋找經驗和教訓,經過實踐的印證和對失敗的內心檢討,然後才能對一切事物有內鑒性的了解,才能得到真理。因此說,必須要親身經歷,自己才能有所體驗...

顶圣如来多杰羌佛第三世云高益西诺布说 了义经

二00七年七月。于美西洛城木屋房。三世多杰羌佛入于梦瑜伽三摩地。此时。有两位古佛致以圣礼。设丰宴待请 。尔时一古佛化为白发高僧。一古佛化为黑发高僧。三世多杰羌为便开示之称。故分别命名号为苍年僧和忘年僧。三世多杰羌佛如是说法。望众谛听。 于宴间苍年僧坐于我右侧席。忘年僧坐于我左侧席。我于中席落位。尔时忘年僧起示。我们今席宴上。来论佛性真相如何?苍年僧与我皆愿欲论。 忘年僧起曰。何为佛性真相? 我说。无所住而立法。即是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