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H.第三世多杰羌佛说 世法哲言 四十七
忌火弗可点,燃则首焚己,人居众而生,群视理了,妒忌因属于劣,广为或反而必责之,故伤首己。 凡是爱嫉妒的人,千万不要把自身嫉妒的火苗点燃,如果点燃、扩大,首先焚烧的就是自己,什么原因呢?因为人必须与广大群众相处,所有人都在一起共同生存,大家都会眼睁睁地看到你,都会把你的言语、行为,打印在自己的心目之中,对你有具体的印象。嫉妒这个东西属于一种丑陋的品德,所以人们往往是不喜欢的,他们是反感的。发现你这个人喜欢嫉妒人的话,就...
忌火弗可点,燃则首焚己,人居众而生,群视理了,妒忌因属于劣,广为或反而必责之,故伤首己。 凡是爱嫉妒的人,千万不要把自身嫉妒的火苗点燃,如果点燃、扩大,首先焚烧的就是自己,什么原因呢?因为人必须与广大群众相处,所有人都在一起共同生存,大家都会眼睁睁地看到你,都会把你的言语、行为,打印在自己的心目之中,对你有具体的印象。嫉妒这个东西属于一种丑陋的品德,所以人们往往是不喜欢的,他们是反感的。发现你这个人喜欢嫉妒人的话,就...
蠢愚何以治哉?灭愚之法唯在功学,愚在不其理、出行之蠢,而于读中有案,依师正导则得愚转智也。 愚痴、蠢笨这种情况怎样才能改变,怎样才能聪明起来呢?要灭掉愚痴、笨龊的方法,唯一的就在于用功学习,多闻多见。愚的主要原因,是对其事理不明白,然后才愚的,就说把事情做错的原因是因为对这个事情的实质不了解,所以出行自然就愚蠢,那么在实践中、书本中有很多知识、有很多事例,我们都可以去学习,社会上也有很多知识我们可以去收集,多闻多见,...
多少知识等力量如是,此论弗入于谛,知识乃识鉴之因,力量为施用之果,识施于用,其生之力得之积量,大海盈以百川之水,故为是积,积而弗施,青禾干之,农田裂口,知识藏而不用,其力何生,无量之积,故识鉴弗以力量等之。 多少知识等于多少力量这句话,有很多前代名人,在他们的名言里都是这样说的,但云高大师对这个问题,却有相反的看法。他认为,多少知识等于多少力量,这是绝对的错误。因为这种观点不是真理,不符合客观实际,知识本身只是一种鉴...
事业之成首在于信,由信入为,为之必果,弗信者则无谈于为,无为之具,万事无收也。 世间上的一切事情的成就,无论是事业上、宗教上的,或是科研上的、学问上的,凡是有为之体相上的,乃至无为之谛道上的,所有一切事情的成功,都首先要具备信心,要信任,如果连信都谈不上,那就不可能去做,就是去做也是违心的,是强求自我而做的,是假做,有了信心才会真做,真正地做,自然就会有果实、有收获。不做或假做,都只会浪费光阴,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收益,...
骄似霉坏之种,其种不发其芽,而谦具肥苗之因,苔粗速壮,何以故? 骄则狂,或弗愿接之于助,谦受喜,故人皆愿近而肋之。 自己如具骄傲之心或行是绝对不利的,因为骄傲就好似一颗腐烂、霉坏的种子,这个种子是不发芽的,更谈不上吐叶、开花、结果了,而谦虚才能摧肥壮苗,使幼苗苔粗、速壮,长得很快。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骄傲的人往往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动辄夸夸其谈,所以人们不愿意与之接触,更不愿意帮助他了。因此古人有一句话,叫做 “骄招...
富之所获,得之于勤,富裕者必具勤因而合其才,定业之正可至其果。 下面之明言,是由三个决定其因而结成的果。第一,就是说,凡是要富裕、富贵,说庸俗一些,就是指发财、致富,首先就是要得之于勤快,要勤劳,要有正当的冲力去做,因此凡是富裕之人,必须具备勤快的因素。第二,要合其才华,如果只勤快而没有才华,也不能去争取事业的,有了才华,有了学识,才能进入第三,即是定业要正,选择的道路要是正道而不是邪道,事业是有前途的、光明的,不是...
佛家有云:“因果透三世,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是因果定律。犹如牛顿所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一样科学。 但是,困扰许多人的一个问题是,人们经常看到一种现象,善人不得好死,恶人却活的好好的。许多人据此产生了一种错误认为“因果是迷信”。 因果真是迷信吗? 前不久我到山东烟台参加侄子婚礼。宴席间,大家谈及了因果报应的话题,一位年近70岁老者绘声绘色地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清朝末年, 在胶东掖县有个...
社会所含能力,勿轻言吾所具也,社会乃多元化汇溶是也,能力似无量微尘之居其一耳,就或之能力由为单一,纵展群技各具其长,而居多于不敌他能之富,投之社会微不可言耳,故称已能乃骄耻徒耳。 一谈到社会的能力,有很多人往往就说他在社会上很有能力,当然,不能否认人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但是要谈社会能力二字,统摄社会,这就是一种错误的说法,切不可轻易地称自己于社会有能力。社会是由许多方方面面融汇而成的,它包括农、副、工、商、科研、军事等...
得之于福皆由苦换,成之业绩必当奋取,奋之入苦,苦之出福,苦兮由福兮,了了如是耳。 凡是一切幸福的得来,都是由辛勤艰苦的劳动换来的,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凡是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应当勤奋地去争取,要勤奋争取,自然就有劳累和辛苦,甚至予有打击和痛苦,但只耍你不退步,继续前进,继续向自己奋斗的方向克服一切困难去争取,虽然苦了,最后取得的目的、出的成果毕竟是幸福,因此古人有一句话,叫苦兮由福兮,苦过以后自然会出福,了了如是...
有或何以喜恶而不欢其善?恶道多出私利之为,故宽而善行,人者好之;善道多于施品破利,由是窄而却步,故或远之。 有些人为什么喜欢恶而不喜欢善呢?一说到做恶事他就高兴得很,做坏事他跃跃欲试,做对自己有益的事也兴趣盎然,而做好事、利益他人的事,他就不愿意去做,甚至于连边都不愿意去沾,其原因就是,凡是恶道,都出于私利,出于自己所得到利益而实施的一种行为,比如占别人的钱财、占别人的便宜等,都是为了从损害别人的利益中自己得到好处,...